
當前位置:
主頁 >
新聞中心 > 褥瘡護理模型 如何有效防治褥瘡
褥瘡護理模型 如何有效防治褥瘡
YJ/H90E 高級壓瘡(褥瘡)護理模型
↓點擊下圖了解產(chǎn)品詳情↓

YJ/H90F 階段褥瘡護理模型
↓點擊下圖了解產(chǎn)品詳情↓

褥瘡多發(fā)生于身體受壓迫的部位,如背脊、足底、肩胛等部位。初期表現(xiàn)為皮膚紅腫熱痛或有觸痛,中期表現(xiàn)為肌肉組織壞死伴有膿液臭味,后期表現(xiàn)為壞死組織發(fā)黑,膿性分泌物增多,甚至達到骨髓,發(fā)生膿毒敗血癥。
褥瘡發(fā)病原因大致有三
1.壓力因素一是垂直壓力,是形成褥瘡的最主要原因,主要是局部組織受到持續(xù)性垂直壓力,尤其是骨隆突部位。若長期臥床或坐輪椅、夾板內(nèi)襯墊放置不當、石膏內(nèi)不平整或有渣屑、局部長時間承受超過正常毛細血管的壓迫,均可造成壓瘡。二是摩擦力,當病人在床上活動或坐輪椅時,皮膚可受到床單和輪椅墊表面的逆行阻力摩擦,如皮膚被擦傷后受到汗、尿、大便等浸漬時,易發(fā)生壓瘡。三是剪力,剪力是指一個作用力施于物體上后,出現(xiàn)了相反方向且平行的平面滑動。是摩擦力和垂直壓力相互疊加形成的,和患者體位存在緊密聯(lián)系。如患者呈平臥狀態(tài),將床頭抬高時,身體會下滑,此時皮膚和床鋪就會產(chǎn)生平行摩擦力,并在垂直重力的影響下產(chǎn)生剪力,使得局部皮膚出現(xiàn)血液循環(huán)障礙,最終出現(xiàn)褥瘡。
2.營養(yǎng)狀況患者在全身營養(yǎng)
缺乏的情況下,肌肉會出現(xiàn)萎縮。一旦受壓,如果受壓部位沒有肌肉和脂肪組織的保護,就會引起血液循環(huán)障礙形成褥瘡。
3.皮膚抵抗力降低
皮膚經(jīng)常受潮濕、摩擦等物理性刺激(如石膏繃帶和夾板使用不當、大小便失禁、床單皺褶不平、床上有碎屑等),使皮膚抵抗力降低。根據(jù)褥瘡形成的原因,可見避免局部組織長期受壓,經(jīng)常更換體位,使骨骼突出部位交替地減輕壓迫是預防褥瘡的關鍵。
做好護理是防褥瘡的關鍵
1.勤翻身要盡量規(guī)避身體的
局部組織長時間受壓迫,要鼓勵并幫助患者定期更換體位。每間隔2~3小時要翻一次身,最長不超過4小時。協(xié)助患者翻身時,盡量采取翻滾方式,盡最大努力不要損傷皮膚,翻身時動作輕柔。如果有必要,應每小時翻一次身。另外可以將氣圈、軟枕、水墊和海綿墊等墊在容易受壓迫的骨骼突出部位。
2.勤擦洗、按摩
患者的受壓部位要定期接受檢查與按摩,每天早晚使用溫水擦拭與按摩。如受壓部位的皮膚有發(fā)紅的情況,在翻身后,手中傾倒少量紅花油,并用手掌大魚際部位向心性對局部皮膚進行按摩,時間控制在10~15分鐘。
3.避免局部受刺激
保持床鋪清潔、平整、干燥,無皺折及碎屑,保持衣物清潔、干燥,患者排泄完成后及時用溫水擦拭皮膚并保持干燥清潔。
4.注意飲食
宜多進食高蛋白、高維生素、易消化的食物,盡量多吃蔬菜、水果。如果無法進食者,可用鼻飼法或靜脈營養(yǎng)。在預防褥瘡的過程中,應該重視患者的心理情況,做好心理指導工作,多講一些康復的病例,來提升患者治療的依從性。
外敷中藥治褥瘡,省錢省力。中醫(yī)認為,褥瘡是因久病氣血大虧,長期臥床、局部受壓至氣血運行異常,經(jīng)絡阻塞,無以榮膚所致。中醫(yī)藥對于褥瘡的治療歷史悠久,辨證施治,外治內(nèi)服方法眾多,療效較佳,尤其是外敷中藥治療褥瘡有很好的效果,同時可減少醫(yī)療費用,患者易于接受?;驹矶际且种蒲装Y、活血止疼、祛腐生肌,減輕痛苦。一般先用酒精消毒潰瘍周圍皮膚,去掉壞死組織,再加用外用藥膏貼敷潰瘍面,外用無菌紗布覆蓋,并用膠布固定。常用的中成藥制劑主要有:①濕潤燒傷膏:抑制炎性反應促進創(chuàng)面血液循環(huán),加快褥瘡的愈合;②京萬紅軟膏:清熱涼血、收斂生肌,特別是對感染、創(chuàng)面常見的綠膿桿菌、各類球菌有明顯抑制作用;③生肌白玉膏:具有抗凝血、擴血管、改善創(chuàng)面微循環(huán)的作用,促進新鮮肉芽組織的生長;④馬應龍麝香膏:具有燥濕收斂的功效;⑤云南白藥:促進創(chuàng)面上皮組織細胞再生,加快創(chuàng)面愈合;⑥康復新液:促進血管增生,消除炎性水腫,改善局部微循環(huán),加強肌體病損組織修復;⑦龍血竭:有強大的抗炎與鎮(zhèn)痛作用,活血化瘀;⑧消炎生肌散:有一定的止痛和防腐作用,能夠有效抑制金葡菌等多種病菌的生長;⑨雙料喉風散:外用于褥瘡創(chuàng)面可以明顯減少局部滲出,對控制創(chuàng)面感染、促進皮膚生長有很好的效果;⑩紫草油:涼血解毒、化腐生肌。常用的經(jīng)驗單味藥有:①鮮蘆薈:殺菌消炎、吸熱消腫、軟化皮膚、滋養(yǎng)細胞活力;②蜂蜜:促進成纖維細胞和內(nèi)皮細胞的生長,改善毛細血管供血,創(chuàng)面無痂皮形成愈合;③葛根粉:修復肌膚,增加皮膚彈性?;疳樑浜习?,有助穩(wěn)定病情中醫(yī)利用火針配合艾灸治療褥瘡,臨床效果明顯、方便、經(jīng)濟。首先需要了解褥瘡分度。Ⅰ度:表皮無損傷,只是皮膚發(fā)紅,但解除壓迫30分鐘以上發(fā)紅尚無改善者,此期為急性炎癥反應期;Ⅱ度:病變表皮見紅腫水皰,淺層真皮組織壞死,皮膚受損;Ⅲ度:病變處進一步破損、潰爛,皮膚損傷筋膜剝離可達深層病變;Ⅳ度:病變涉及深筋膜與肌肉,組織破壞至骨質(zhì),開口小,狀如燒瓶。
接下來根據(jù)分度,具體施行治療與護理。
1.火針治療Ⅱ~Ⅲ度患者先局部使用0.9%生理鹽水沖洗破潰創(chuàng)面,擦掉炎性分泌物,然后用0.5%碘伏消毒患處,手持火針在酒精燈上燒至針尖通紅,疾速點刺病灶,深度約4~7毫米,均勻點刺局部創(chuàng)面數(shù)針。Ⅳ度褥瘡在無菌操作下,刮拭掉表面壞死腐肉,用3%雙氧水清洗,再用0.9%生理鹽水沖洗,局部0.5%碘伏消毒患處后進行火針焠刺。每3天治療1次,5次為1個療程,1個療程后進行療效觀察。
2.艾灸治療艾條一端點燃,對準瘡面部位,灸條與皮膚距離2~3厘米。因患者局部知覺遲鈍,切記要保持距離,防止燙傷。艾灸治療可以每天1次,每次30分鐘,7次為1個療程。翻身+氣墊床,減壓最有效褥瘡的形成與身體局部組織持續(xù)長時間受壓有關,因此采取減壓措施來減輕局部組織的受壓程度是積極的預防壓瘡方法。因此,氣墊床配合定時翻身成為長時間臥床患者減壓預防褥瘡的首選。氣墊床專為防治壓瘡而設計,是一種可以注入空氣的床墊。與傳統(tǒng)的病床相比,氣墊床通氣性更好、舒適性更高。其原理是通過氣泵不間斷運轉,使排氣泵與充氣泵規(guī)律交替供氣,噴氣的床墊微孔保持床面的透氣、干燥與波浪形震動,不斷變換患者身體與床墊受壓部位,緩解垂直壓力,加快血液循環(huán)速度,繼而預防褥瘡。使用氣墊床的同時,也是要定時翻身的,不過翻身間隔的時間可以延長至4小時,這樣既可避免頻繁翻身給患者造成痛苦和影響休息,也可減少護理人員的工作量。注意,氣墊床上不能鋪透氣性差的墊子(如塑料墊子),否則影響微孔的空氣噴出,效果就會大大降低。研究表明,充氣程度為80%時,氣墊床的舒適度較好,患者易于接受,且預防褥瘡效果最佳。